成語(Idiom):批砉導窾
發音(Pronunciation):pī huā dǎo k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或文章語言華麗辭藻,卻缺乏實質內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批砉指華麗的辭藻,導窾指內容空洞、毫無實質。這個成語形容言辭華麗卻無實質的說話或文章,強調形式勝過內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某人的言辭華麗卻缺乏實質的情況,也可用于批評文章或演講等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批砉導窾最早出自《紅樓夢》,書中形容賈寶玉的文章:“寫得好砉,只是不通?!焙髞硌葑兂沙烧Z批砉導窾,用來批評言辭華麗卻無實質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由兩個形容詞和兩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太批砉導窾了,聽得我都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什么。
2. 這篇文章華麗辭藻,卻沒有實質內容,真是批砉導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批砉導窾”拆解成“批砉”和“導窾”,批砉即華麗辭藻,導窾即內容空洞??梢酝ㄟ^想象一個人在講話時,口若懸河卻沒有實質內容,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花言巧語”、“言過其實”等,來擴展對言辭華麗卻缺乏實質的情況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文寫得很批砉導窾,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有些政治家的演講就是批砉導窾,聽了一點收獲都沒有。
3. 高中生:這篇課文的作者用了很多華麗辭藻,卻沒有實質內容,真是批砉導窾。
4. 大學生:這個論文的論證部分太批砉導窾了,需要增加一些實質性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