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喪家之狗(sàng jiā zhī gǒu)
發音(Pronunciation):sàng jiā zhī g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或一件事情非常糟糕,幾乎沒有救治或改變的希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喪家”意思是家庭破敗、家道中落,“之狗”表示極其嚴重。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一個人或一件事情非常糟糕,狀況極差,幾乎沒有救治或改變的希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個人的生活狀態或某個事情的糟糕程度,通常帶有一種無可救藥的絕望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因為某種原因而生活困頓、家庭破敗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四》中有一則故事:齊國有個貧苦的人家,家里連狗都養不起,于是兒子把狗打發到了鄰居家。過了一段時間,齊國國君聽說了這個家庭的情況,非常同情他們,決定賜給他們一只狗。可是當他們把狗帶回家時,發現狗已經養在了鄰居家,于是他們只好再次失望地回去。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情非常糟糕,幾乎沒有救治或改變的希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之+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生意失敗了,現在他真是喪家之狗。
2. 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糟糕到了喪家之狗的地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喪家之狗”與形象的破敗的家庭連結起來,想象一個家庭非常糟糕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窮得只剩下褲襠里的兩根線”、“破罐破摔”等,以擴大對形容糟糕情況的詞語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作文被老師批得喪家之狗,我要努力改進。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沒考好,我感覺自己像喪家之狗一樣。
3. 高中生(16-18歲):他一直游手好閑,家里的經濟狀況也越來越喪家之狗。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這個項目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最終失敗了,結果就是公司陷入了喪家之狗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