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柳
基本解釋
(1).池邊柳樹。 唐 陳通方 《賦得春風扇微和》:“池柳晴初拆,林鶯暖欲飛。” 唐 白居易 《宿竇使君莊水亭》詩:“使君何在在 江 東,池柳初黃杏欲紅。”
(2).借指喪車。池,古代飾棺象征重霤的編竹;柳,古代飾棺的帷蓋。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銘》:“銘旌兩沒,池柳雙迴。” 倪璠 注引《禮記·檀弓上》“池視重霤” 孔穎達 疏:“池者,柳車之池也。”
成語(Idiom):池柳(chí liǔ)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í li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臉色或事物的顏色蒼白無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池柳”由兩個詞組成。其中,“池”指的是池塘或水潭,“柳”指的是柳樹。在古代,池塘旁常常種植著垂柳,因為柳樹的葉子長而綠,所以形容顏色蒼白無華的東西或人的臉色蒼白無血色時,就用“池柳”來形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池柳”通常用來描述人臉色蒼白無血色、事物顏色蒼白無華的情況。可以用于形容人因疾病、恐懼、驚慌等原因而顯得蒼白無力,或者用來形容事物因無光彩、無生氣而顯得蒼白無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池柳”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根據(jù)漢代文學家劉向的《說苑》一書中的記載,成語“池柳”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中。這個成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經(jīng)常被使用,成為了一個常見的比喻手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為“池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病得很重,臉色蒼白無華,像一棵池柳。
2. 這幅畫的色彩蒼白無華,像是一片池柳。
3. 她聽到這個壞消息后,臉色頓時變得池柳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池柳”。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池塘旁,池塘里有一棵蒼白無力的柳樹,葉子垂落而沒有一絲生機。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顏色、表情、情緒相關的成語,如“面紅耳赤”、“臉色發(fā)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害怕得臉色變得池柳一樣,一點紅潤都沒有。
2. 初中生:他聽到這個壞消息后,臉色蒼白無華,像是一棵枯萎的池柳。
3. 高中生:在那個恐怖的電影場景中,演員的臉色蒼白無血色,就像是一片池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