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堤
成語(Idiom):糟堤(zāo dī)
發音(Pronunciation):zāo d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局勢或情況非常糟糕,無法挽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糟堤是由“糟”和“堤”兩個詞組成的,糟指壞的、糟糕的,堤指防水的土堤。糟堤這個成語比喻事物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就像水堤壞了一樣,無法修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糟堤常用于形容局勢或情況非常糟糕,無法挽回的情況。比如,用來形容一個計劃失敗了,或者一個人的處境非常困難,已經無法挽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糟堤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一章中。故事講述了一個農夫的堤壩被水沖垮,他嘗試用稻草堆積來修復,但是水流越來越大,稻草無法挽回局勢,最終農夫只能放棄修復,只能任由水流沖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預算超支了,已經糟堤了。
2. 他的生意一直不順利,現在已經糟堤了,無法挽回。
3. 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已經糟堤,需要采取緊急措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水堤被沖垮的場景,水流越來越大,無法修復,就像形容局勢或情況糟糕、無法挽回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不可收拾”、“無法挽回”等,擴展對于局勢或情況糟糕、無法挽回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作業本被雨水淋濕了,已經糟堤了。
2. 初中生:我和朋友的關系越來越糟糕,現在已經糟堤了。
3. 高中生:我在考試中丟了很多分,已經糟堤了。
4. 大學生:我投資的項目失敗了,現在已經糟堤了,損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