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半涂而罷 (bàn tú ér bà)
發音(Pronunciation):bàn tú ér b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做事不認真,半途而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半涂而罷是由"半涂"和"而罷"兩個成語組成。"半涂"指的是涂抹物體時只涂了一半,沒有完成;"而罷"表示停止、放棄。半涂而罷形容做事時只做了一半就停止或放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做事不認真,缺乏毅力,容易半途而廢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批評某個項目或計劃沒有得到充分的完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半涂而罷的故事起源并沒有具體的記載。這個成語的起源可能是從民間故事或者日常生活中衍生出來的。不過,半涂而罷的意義和形象生動的描述了人們在做事情時容易遇到的問題,因此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半涂而罷是一個由兩個成語組合而成的成語。其中,"半涂"是一個形容詞短語,"而罷"是一個動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次都半涂而罷,從來沒有完成過一件事情。
2. 這個項目他開始得很積極,但最后卻半涂而罷,讓大家都很失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記憶技巧來記憶半涂而罷:
1. 將半涂與而罷分開記憶,半涂指的是涂抹物體時只涂了一半,而罷表示停止、放棄。結合這兩個意思,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在涂抹物體時只涂了一半就停下來放棄了,從而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2. 可以將半涂而罷與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進行對比記憶,如"半途而廢"、"三分鐘熱度"等,通過對比記憶來加深對半涂而罷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進一步學習成語的起源、使用場景和相關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半涂而罷。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半涂而罷含義相近的成語,如"半途而廢"、"三分鐘熱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畫畫的時候經常半涂而罷,很少畫完一幅畫。
2. 初中生:他學習上總是半涂而罷,不肯堅持下去。
3. 高中生:考試前突擊復習,結果只做了一半就半涂而罷了。
4. 大學生:有些同學上課總是半涂而罷,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