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灶
成語(Idiom):倒灶
發音(Pronunciation):dǎo z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家庭遭受災禍或不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倒灶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倒”和“灶”兩個字組成。倒灶原指灶臺倒塌,火燭熄滅,引申為家庭遭受災禍或不幸的象征。它形象地描述了人們生活中的不順利和困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倒灶常用于形容家庭遭受不幸或災禍的情況。可以用來表達個人或他人遭遇不幸時的同情和慰問,也可以用來形容自己的不幸遭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中有一段描寫倒灶的故事。相傳,賈府中有一位名叫賈母的老太太,她非常寵愛賈府的人們,因此她經常在家里祭祀灶神,希望家人平平安安、幸福快樂。有一天,賈母不慎將祭祀灶神的食品打翻,灶神便生氣了,給賈府帶來了一系列的不幸和災禍,家庭陷入了困境。這個故事成為了倒灶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家庭最近遭遇了一連串的不幸,真是倒灶了。
2. 這個家庭從小到大一直很幸福,從來沒有倒灶的時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倒灶”與家庭遭受災禍或不幸的情景聯系起來,想象家里的灶臺倒塌,火燭熄滅,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不幸、災禍相關的成語,如倒霉、倒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昨天我考試沒考好,真是倒灶。
2. 初中生:我弟弟生病了,家里真是倒灶。
3. 高中生:我爸爸剛失業,家庭遭受了倒灶的打擊。
4. 大學生:我最近倒了很多霉,感覺整個人生都倒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