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cái shū yì guǎng ㄘㄞˊ ㄕㄨ ㄧˋ ㄍㄨㄤˇ才疏意廣(才疏意廣)
抱負遠大而才能不高。《后漢書·孔融傳》:“ 融 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南史·蕭惠開傳》:“ 惠開 素有大志,至 蜀 欲廣樹經略。善於敘述,聞其言者,皆以為大功可立。才疏意廣,竟無成功。” 清 黃宗羲 《徵君沉耕巖墓志銘》:“ 鹿溪 之歿也,家業零落,藐諸孤為逋負所逼, 耕巖 鬻田以償之,不足,貸諸人,又不足,屬諸門人, 鹿溪 始有完卵。故自言才疏意廣。”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才疏意廣
成語(Idiom):才疏意廣
發音(Pronunciation):cái shū yì gu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才能雖然有限,但思想卻非常開闊,見識廣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才疏意廣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才疏”和“意廣”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才疏”表示一個人的才能有限或不足,“意廣”表示一個人的思想開闊、見識廣博。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雖然才能有限,但思想卻非常開闊,見識廣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思維開闊、見識廣博,但在某些方面的才能有限的情況。可以用來對人進行褒義評價,表達對其學識廣博、見解獨到的贊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孔子世家》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孔子的學生曾子才華不高,但是他的思想卻非常開闊,能夠理解和領悟孔子的教誨。孔子對曾子說:“你的才能雖然有限,但你的思想卻非常開闊,見識很廣。”從此,“才疏意廣”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才能有限,但思想開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才疏”表示才能有限,而“意廣”表示思想開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盡管他的學識有限,但他的才疏意廣,能夠獨到地看待問題。
2. 雖然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但他的才疏意廣,常常能夠給出一些非常有見地的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開闊的場景中,表示他的思想開闊、見識廣博;而這個人的頭上有一個小才字,表示他的才能有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與成語相關的文化背景,如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盡管小明的成績不好,但他的才疏意廣,經常能夠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
2. 初中生:盡管小紅不是班級里最聰明的學生,但她的才疏意廣,經常能夠給出一些獨特的見解。
3. 高中生:盡管小李的學術成就不如其他同學,但他的才疏意廣,思想開闊,對很多社會問題有獨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