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縶
成語(Idiom):縛縶(fù gǔ)
發(fā)音(Pronunciation):fù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繩子或繩索捆綁,使人無法自由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縛縶是一個動詞短語,表示用繩子或繩索將人或物體捆綁起來,使其無法自由行動。它形象地描述了人或物被束縛、限制,失去了自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縛縶常用于形容人或物被困、受限,不能自由行動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被束縛的身體、被牢牢地限制住的思想或行動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縛縶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軍事戰(zhàn)爭時期。在戰(zhàn)場上,當士兵被敵軍俘虜時,常常會被捆綁起來,以防止其逃跑或反抗。這種被捆綁的情景,被用來比喻人在某種困境中無法自由行動。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縛縶由兩個字組成,其中“縛”指用繩子捆綁,“縶”指束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手腳被縛縶,無法逃脫。
2. 這個國家的人民長期受到思想上的縛縶。
3. 被縛縶在家里,他感到無比沮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縛縶”的意思。可以想象一個人被繩子縛住,無法自由行動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縛縶相關(guān)的成語,如“束手無策”、“束縛心靈”等,以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腳被縛縶,無法跳繩。
2. 初中生(12-15歲):在這個惡劣的環(huán)境下,我們的思想受到了縛縶。
3. 高中生(15-18歲):政府的限制對人們的自由行動造成了縛縶。
4. 大學生(18歲以上):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常常感到被各種束縛和縛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