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fāng fāng zhèng zhèng ㄈㄤ ㄈㄤ ㄓㄥˋ ㄓㄥˋ方方正正
◎ 方方正正 fāngfāng-zhèngzhèng
[square] 四四方方的,正方形的
他的方方正正的粗俗的鼻子
成語(Idiom):方方正正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fāng zhèng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整齊、規矩、端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方正正是一個由兩個相同的形容詞組成的成語,用來形容事物的形狀或狀態整齊、規矩、端正。它強調事物沒有任何缺陷或偏差,非常規范和正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方正正常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或事物的形狀。它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做事認真、一絲不茍,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整潔、規范、端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方方正正的故事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方被視為正直、穩定和規范的象征,因此方方正正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方正正是由兩個相同的形容詞組成,形成了一個重復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寫方方正正,一絲不茍。
2. 這個小孩穿著整齊,站得方方正正。
3. 這個公司的管理非常規范,每個流程都方方正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方方正正與事物的形狀和規范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方形的物體,每個邊都是直的,這就是方方正正的形狀。同時,也可以將方方正正與端正的品行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站得筆直、舉止規矩,這也是方方正正的表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規矩、整齊、端正相關的成語,如“莊重肅穆”、“一絲不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書包放得方方正正,每個東西都整整齊齊。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要求我們寫字方方正正,不能有一點亂七八糟的。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學生,我們應該保持方方正正的品行,做到誠實守信。
4. 大學生(19-22歲):在大學里,我們要學會管理時間,把每一天過得方方正正。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工作場合要保持方方正正的形象,不要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