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素
成語(Idiom):繪素
發音(Pronunciation):huì s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物形象描繪得十分逼真,生動形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繪素是由繪畫中的“繪”和顏料中的“素”組成,意為用顏料繪畫出的形象非常逼真、生動。形容人物形象描繪得十分精細、逼真,具有鮮明的特點和魅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文學作品、戲劇、電影等藝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描寫,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物形象描繪得非常生動逼真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繪素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楊慎的《世說新語》一書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謝安的官員,他在一次宴會上看到一幅畫像,畫像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非常逼真。謝安稱贊畫家的繪畫技藝高超,形容畫像中的人物形象描繪得非常細膩而生動,從而產生了繪素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部電影的人物形象繪素,把角色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
2. 他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繪素,讀起來令人如臨其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繪素”拆分為“繪”和“素”,聯想到繪畫和顏料。想象一幅畫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逼真,生動,如同真實的素材一樣。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描寫人物形象的成語,如“筆走龍蛇”、“栩栩如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畫的人物形象繪素,老師夸我畫得好。
2. 初中生: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形象繪素,讀起來非常有趣。
3. 高中生:這幅畫的人物形象繪素,每一個細節都表達了畫家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