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銅蹄
基本解釋
亦作“ 白銅鞮 ”。 南朝 梁 歌謠名。《隋書·音樂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鎮 ,有童謡云:‘ 襄陽 白銅蹄,反縛 揚州 兒。’識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 揚州 之士,皆面縛,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 唐 李涉 《漢上偶題》詩:“今日 漢江 煙樹盡,更無人唱《白銅鞮》。” 明 高啟 《長安有狹斜行》:“小婦勸杯酒,能唱《白銅鞮》。”
成語(Idiom):白銅蹄(bái tóng tí)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tóng t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馬匹蹄子沒有鞋子保護,受到傷害,比喻人沒有保護自己的措施,而受到損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銅是一種沒有經過處理的銅,容易生銹;蹄是馬匹的腳部。成語“白銅蹄”比喻沒有保護措施的馬蹄容易受傷害。在引申意義上,比喻人沒有采取保護自己的措施,容易受到損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沒有自我保護意識或沒有采取防范措施,結果受到了損失或傷害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懂得保護自己的人,或者警示他人要注意自我保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白銅蹄”的故事起源不詳,但這個成語的意義源于古代馬匹沒有鞋子保護蹄子容易受傷害的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來不戴安全帽,就像白銅蹄一樣容易受傷。
2. 沒有備用計劃的公司就像白銅蹄,一旦遇到困難就會陷入危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白銅蹄”與沒有保護措施的馬匹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聯想。可以想象一匹沒有鞋子保護的馬匹在行走時蹄子容易受傷,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保護自己相關的成語,如“自食其果”、“自找苦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穿雨衣,下雨天就像白銅蹄一樣容易淋濕。
2. 初中生:沒有備考計劃,就像白銅蹄一樣容易考試不及格。
3. 高中生:不學習,就像白銅蹄一樣容易被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