傴肩
成語(Idiom):傴肩(yǔ jiān)
發音(Pronunciation):yǔ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肩膀向上聳起,彎曲不伸直。形容人的身體姿態不挺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傴肩是由“傴”和“肩”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傴指人彎曲、不挺直的樣子,肩指肩膀。形容人的肩膀向上聳起,彎曲不伸直的姿態。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的膽怯、畏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姿態或者心態。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膽怯、畏縮、縮頭縮腦的樣子,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姿態不挺拔,缺乏自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漢朝時期,有一位名叫傴背公的人,他的背駝得很嚴重,但他卻非常聰明,懂得很多知識。有一天,傴背公被請到宮廷,皇帝問他:“你為什么這么聰明,為什么背卻這么駝?”傴背公答道:“我背得駝,是因為我總是低頭學習。”這個故事中的傴背公的低頭學習的姿態,被后人引申為傴肩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傴肩走路,好像有什么煩惱。
2. 她傴肩站在那里,一副畏縮的樣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魚劍”,想象一個人背著一把彎曲的劍,形成一個傴肩的姿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姿態和心態相關的成語,如“挺胸疊肚”、“龍行虎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站在講臺上,傴肩低頭,膽怯地回答問題。
初中生:她傴肩走在校園里,好像有什么困擾。
高中生:面對困難,不要傴肩畏縮,要勇敢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