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高利貸
成語(Idiom):放高利貸
發音(Pronunciation):fàng gāo lì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極高的利息放貸,以牟取暴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放高利貸是一個負面詞語,形容某人以過高的利息向他人借貸,以謀取不義之財。這種行為往往傷害他人,損害社會公平和正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批評那些以非法或不道德手段從他人身上獲取利益的人。可以用于描述金融詐騙、非法借貸等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放高利貸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經濟活動。在古代,很多人因為貧困或急需資金,不得不向有錢人借貸。而有些富人為了獲取更多利益,就會故意提高借貸的利息,使借款人難以償還。這種行為被視為不公正,因此形成了“放高利貸”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放高利貸是一個由動詞“放”、“高”和名詞“利貸”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以天文數字的利息向窮人放高利貸,真是無恥之極。
2. 這家公司被指控以放高利貸的方式騙取客戶的錢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放高利貸與不公正、不道德的行為聯系起來,通過想象一個人以極高的利息向他人借貸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利息法規定了貸款的最高利率,以保護借款人的權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說小明跟別人放高利貸,欺負了大家。
2. 初中生:放高利貸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3. 高中生:在金融市場上,有些人利用放高利貸的手段獲取巨額利潤。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加強對放高利貸等非法金融行為的監管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