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幄
基本解釋
指將軍的營帳。《新唐書·李光弼傳》:“初,賊至, 光弼 設公幄城隅,以止息,經府門不顧。”
成語(Idiom):公幄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f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開的場合或公共的場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幄是由“公”和“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公”表示公開、公共的意思,“幄”表示帳幕、帳篷的意思。合在一起,公幄指的是公開的場合或公共的場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幄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些活動或事件在公開場合或公共場所進行。比如,在公幄之上進行的宴會、演講、慶祝活動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幄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軍隊。古代戰爭中,將領們會在軍營中搭建帳篷,這些帳篷就是將領們的住所和指揮中心。當將領們需要在軍隊中發表演講、指揮作戰等重要活動時,他們會選擇在帳篷外面的廣場上進行,這樣更能夠吸引士兵們的注意力。因此,公幄這個成語就形容了那些在公開場合進行的重要活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幄之上發表了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
2. 這個會議需要在公幄之上進行,以便更好地向大家傳達重要信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公幄這個成語與帳篷和公開場合聯系起來。想象將領在帳篷外面的廣場上進行重要活動,這樣可以更容易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公幄相關的成語,如“帷幄”、“軍幄”等,可以進一步擴展對公幄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公幄上舉行了一場慶祝活動。
2. 初中生:校長在公幄上發表了一次重要的演講。
3. 高中生:我們需要在公幄上進行一場全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