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銓
成語(Idiom):監銓
發音(Pronunciation):jiān q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監察人員公正廉潔、嚴格執法的標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監銓是一個古代官員的職位名稱,指的是負責監察官員,確保他們廉潔公正、按照法律執法的人。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官員的品德高尚、執法嚴明,不偏袒任何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官員的廉潔公正和執法嚴明,可以在討論政府官員的職責和品德時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監銓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準書》中,記載了漢武帝派遣官員監察地方官員的故事。在古代,監銓是一個重要的官職,負責監察各級官員的行為,確保他們遵守法律和廉潔執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監銓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監”表示監察、監督,第二個字“銓”表示權衡、衡量。這個成語的結構簡潔明了,含義清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一直以來都是個監銓的楷模,廉潔公正,執法嚴明。
2. 她被任命為地方紀委的監銓,負責監察地方官員的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監銓”這個成語拆解為“監”和“銓”兩個部分來記憶。可以聯想到“監察”和“權衡”,表示監察官員的行為是否符合權衡標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有關中國歷史中的監察制度和官員的職責,以及中國古代官制的相關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的監銓,她總是公正地處理同學之間的糾紛。
2. 初中生:監銓的職責是監察官員的行為,確保他們廉潔公正地執法。
3. 高中生:我們應該向那些廉潔公正、執法嚴明的監銓學習,努力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