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墼
基本解釋
(1).磚坯。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 吉木薩 有 唐 北庭都護故城,則 李衛公 所筑也。週四十里,皆以土墼壘成;每墼厚一尺,闊一尺五六寸,長二尺七八寸。”
(2).石灰窯中燒結的土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土一·土墼》:“此是燒石灰窰中流結土渣也,輕虛而色赭。”又名煤赭。
(3).方言。土坯。
成語(Idiom):土墼 (tǔ bēng)
發音(Pronunciation):tǔ b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質地堅硬的土堆或土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墼是指由堅硬的土堆或土墻所構成的結構。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土質堅硬、不易被摧毀的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些事物堅固、牢不可破的特點。也可用于比喻人的意志堅定、不容動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土墼的故事并不常見,但它的形象比喻很容易理解。因為土墼是由堅硬的土堆或土墻構成的,所以人們常用它來形容堅硬、不易被摧毀的東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土”和“墼”。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的城墻是用土墼修建的,至今堅固無比。
2. 他的意志就像土墼一樣堅硬,任何困難都無法動搖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土墼”與堅固、牢固的形象聯系在一起,想象一個堅硬的土墻,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堅固、牢固相關的成語,如“堅如磐石”、“鐵打不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城市的城墻非常高,是由土墼修建的。
2. 初中生:他的意志堅如土墼,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3. 高中生:這個團隊的凝聚力就像土墼一樣,始終保持著強大的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