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局天蹐地
發(fā)音(Pronunciation):jú tiān jí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對敵人或?qū)κ值膰謬烂埽翢o逃脫的余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局天蹐地出自《莊子·逍遙游》:“齊景公問政于孟子。孟子曰:‘臣聞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其言曰:朕孰與城北徐公者?’曰:‘不敢聽命。’曰:‘徐公朝,朕夕,若夫子何?’曰:‘徐公朝,臣夕,其與朝夕何異?’曰:‘徐公朝,朕夕,朕與夫子居室,若之何其不敢聽命?’曰:‘臣聞之,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嬉游,壹成事業(yè),百二之臣不得與焉。朋友有言曰:‘棄之如敝屣,如此則不及矣。’臣請曰:‘夏后氏以杼、磬為政,殷人以玉帛為政,周人以天下為政。天下者,物之大者也,民之所共享也。今夫子以為天下可以御也,臣愿從之。’景公曰:‘寡人聞之,為政以丹,民以黃,天下可以御也。今夫子以為天下可以御也,寡人愿從之。’孟子曰:‘天下莫非察也,察而明,明而詘,詘而安。詘者,變也,安者,成也。察而不明,明而不詘,詘而不安。不安者,崩也。詘而不成,不成者,崩也。察而不變,不變者,亂也。’景公曰:‘寡人聞之,為政以丹,民以黃,天下可以御也。今夫子以為天下可以御也,寡人愿從之。’孟子曰:‘夫丹者,水之精也,黃者,土之精也。水火相得,豈獨丹黃?丹黃相得,而況天下之民乎!’景公曰:‘寡人聞之,為政以丹,民以黃,天下可以御也。今夫子以為天下可以御也,寡人愿從之。’孟子曰:‘夫丹者,水之精也,黃者,土之精也。水火相得,豈獨丹黃?丹黃相得,而況天下之民乎!’景公曰:‘寡人聞之,為政以丹,民以黃,天下可以御也。今夫子以為天下可以御也,寡人愿從之。’孟子曰:‘夫丹者,水之精也,黃者,土之精也。水火相得,豈獨丹黃?丹黃相得,而況天下之民乎!’景公曰:‘寡人聞之,為政以丹,民以黃,天下可以御也。今夫子以為天下可以御也,寡人愿從之。’孟子曰:‘夫丹者,水之精也,黃者,土之精也。水火相得,豈獨丹黃?丹黃相得,而況天下之民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描述對敵人或?qū)κ值膰謬烂埽翢o逃脫的余地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對某個人或事物的限制或束縛極其嚴格,無法逃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的對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局”、“天”、“蹐”、“地”四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敵人四面圍攻,我們被局天蹐地,無法突圍。
2. 這個項目受到了各種限制和困擾,仿佛被局天蹐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局天蹐地”拆分為“局”、“天”、“蹐”、“地”四個字,可以將其與“困”、“嚴”、“限”、“地”等詞語進行聯(lián)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困獸猶斗”、“萬箭穿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打游戲時被敵人團團圍住,真是局天蹐地,一點逃脫的機會都沒有。
2. 初中生:這個考試對我們來說太難了,題目設置得太細致了,簡直是局天蹐地,無法突破。
3. 高中生:面臨著升學壓力和家庭期望,我們感覺自己被局天蹐地,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未來。
4. 大學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限制和困擾,感覺自己被局天蹐地,無法自由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