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螻
成語(Idiom):蟻螻(yǐ lóu)
發音(Pronunciation):yǐ l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微小渺小的事物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蟻螻,古代稱螞蟻和螻蛄(一種昆蟲),都是非常微小的生物。成語“蟻螻”比喻事物或人非常渺小微小,毫無價值或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1. 形容人或事物微不足道,無關緊要;2. 形容人或事物微小而努力奮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蟻螻”來源于《左傳·宣公十年》:“蟻穴至,堤潰。”意思是螞蟻的穴道雖然很小,但如果不及時修補,會導致堤壩崩潰。后來,人們用“蟻螻”來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動詞 + 補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對于整個計劃來說,不過是蟻螻一樣微小的存在。
2. 他雖然年紀輕,但是他的努力不亞于任何人,他不是蟻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蟻螻”與微小的昆蟲螞蟻和螻蛄進行聯系,形象地理解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滄海一粟”、“九牛一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蟻螻般的小蟲子在花叢中爬來爬去。
2. 初中生:雖然他個子小,但他的努力不亞于任何人,他不是蟻螻。
3. 高中生:這個問題對于整個計劃來說,不過是蟻螻一樣微小的存在。
4. 大學生:他的成績雖然不出眾,但他的努力不是蟻螻,他一定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