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沒
基本解釋
(1).不能終天年。指非自然死亡?!?a href="/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 target="_blank">禮記·檀弓下》:“﹝ 陽處父 ﹞行并植於 晉國 ,不沒其身,其知不足稱也?!?鄭玄 注:“沒,終也。” 孔穎達 疏:“言不得以理終沒其身?!薄蹲髠鳌べ夜辍罚骸?楚王 其不沒乎?” 杜預 注:“不以壽終。”
(2).不沉沒?!?a href="/r_ci_b3b9ab01fe784ea29231f09758de6e23/" target="_blank">文選·陸機<辯亡論上>》“﹝非有﹞ 智伯 灌激之害” 李善 注引《史記》:“ 晉 智伯 攻 晉陽 ,引 汾水 灌其城,不沒者二版,城中懸釜而炊,易子而食?!?br>(3).不埋沒。 宋 曾鞏 《范貫之奏議集序》:“公言之不沒,豈獨見其志所以明先帝之盛德於無窮也。”
成語(Idiom):不沒(bù méi)
發音(Pronunciation):bù m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不斷進步,永不滿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沒是由“不”和“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不意味著否定,沒表示沒有。不沒一詞表示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意思。它強調了一個人應該積極向上,不滿足于現狀,不停地追求進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沒常用于教育領域,用來鼓勵學生不斷努力,不滿足于當前的成績或表現,要追求更好的自己。也可以用于工作場合,鼓勵員工不要停滯不前,要不斷學習和進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學記》中,原文是“不沒苦心”。這句話出自古代學者孔子的言論,他用來形容自己不斷努力學習的態度。后來,這句話被引申為成語“不沒”,用來鼓勵人們積極向上,不滿足于現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沒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不”是副詞,表示否定,“沒”是動詞,表示沒有。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不斷進取,永不滿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要時刻保持不沒的精神。
2. 他一直以來都有一個不沒的追求,從未滿足于現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不沒”與“不滿足”相聯想,因為不沒的意思就是不滿足。此外,可以將“不沒”與“不?!毕嗦撓耄驗椴粵]強調的是不斷進取,不停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進取、努力相關的成語,如“鍥而不舍”、“破釜沉舟”等。這些成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不沒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要每天都認真做作業,不沒地追求更高的分數。
2. 初中生(14歲):我要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沒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3. 高中生(17歲):我要不滿足于現狀,不沒地奮斗,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