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唯唯否否 (wéi wéi fǒu fǒu)
發音(Pronunciation):wéi wéi fǒu f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唯唯諾諾,沒有主見,只會迎合他人的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唯唯否否形容一個人在言行上沒有獨立的立場和見解,只會隨聲附和,迎合他人的意見。這種人通常缺乏自信和主見,容易被他人左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不敢堅持自己的觀點,總是唯唯諾諾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霍光傳》中有一句話:“唯唯否否,無所是非。”這句話形容了當時的官員唯唯諾諾,沒有獨立的主見。后來,這句話演變成了成語“唯唯否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副詞+副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老板總是唯唯否否,從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
2. 她的性格很強烈,不會唯唯否否地迎合別人的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唯唯否否”拆解成兩個相同的字“唯”,再加上兩個相同的字“否”,形成一個對稱的結構,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類似的成語,如“委曲求全”、“順風使舵”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唯唯否否地回答老師的問題,從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初中生:她為了取悅同學,總是唯唯否否地跟隨他們的意見,沒有自己的主見。
3. 高中生:他被認為是一個唯唯否否的人,因為他從來不敢堅持自己的觀點,總是順從他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