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愆
基本解釋
亦作“ 無諐 ”。1.沒有過失。《書·說命下》:“監于先王成憲,其永無愆。” 漢 蔡邕 《太傅胡公碑》:“﹝公﹞彌綸古訓,貫萬品,研精微,用補前臣之所闕,十年而無愆。”《后漢書·韋彪傳》:“故大鴻臚 韋彪 ,在位無愆,方欲録用,奄忽而卒。”
(2).沒有喪失。《文選·王粲<贈士孫文始>詩》:“庶茲永日,無諐厥緒。” 呂延濟 注:“諐,失;厥,其;緒,業也。”
(3).沒有超過。《宋書·顧覬之傳》:“﹝ 覬之 ﹞乃以其意命弟 愿 著《定命論》,其辭曰:‘……貧豪莫差,修天無爽,有允瑣辭,無愆鄙説,統而言之,孰往非命!’”
成語(Idiom):無愆(wú qiān)
發音(Pronunciation):wú q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一點過錯或瑕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沒有任何過失或錯誤,形容人的品德無可挑剔,沒有任何缺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夸獎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毫無過錯或瑕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喻老》中寫道:“齊莊公問于孔子曰:‘吾莊有過,予愿聞之。’孔子對曰:‘無愆。’”這是孔子對齊莊公的回答,意思是齊莊公沒有任何過失或錯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無”表示沒有,否定的意思,“愆”表示過錯或錯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生行事光明磊落,品德高尚,真是無愆的楷模。
2. 她在工作中一絲不茍,從不偷懶,真是一個無愆的員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無愆”與“無瑕疵”相聯想,因為它們的意思相似,都表示沒有任何缺點或錯誤。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品德高尚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要寫一篇作文,夸獎我的媽媽,她是一個無愆的好媽媽。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非常負責任,從來不遲到早退,是一個無愆的好學生。
3. 高中生:他的領導能力非常出色,從不偏袒任何人,是一個無愆的領導者。
4. 大學生:這位教授教學認真負責,學生們都很喜歡他,他是一個無愆的好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