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甕
基本解釋
指 畢卓 盜飲之事。后借指嗜酒,醉酒。 唐 李商隱 《祭呂商州文》:“ 劉 樗屢擲, 畢 甕多眠。”參見“ 畢卓 ”。
成語(Idiom):畢甕(bì wèi)
發音(Pronunciation):bì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或事物的水平或程度已經達到了極限,無法再繼續提高或改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畢甕的“畢”是指完成,甕是指甕器,用來盛放液體或其他物品的容器。畢甕原本是指將甕器裝滿,表示達到極限的意思。引申為人或事物已經達到了最高水平,無法再進一步提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畢甕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技能或能力已經達到了頂峰,無法再進步,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已經完美無缺,無法再改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史書記載,畢甕最早出自《左傳·昭公十七年》:“夫子曰:‘鰥者畢甕,寡婦帶簞。’”這句話的意思是鰥夫用盡了自己的財富,而寡婦只能背著一個簡陋的簞(一種容器)來乞討。后來,畢甕這個成語就用來比喻一個人或事物已經達到了極限,無法再提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都是單音節的詞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音樂才華已經畢甕了,再也沒有進步的空間了。
2. 這幅畫的技巧已經畢甕,無法再做出更好的作品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畢甕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甕器,里面已經裝滿了水,無法再加入更多的水。這樣可以幫助記住畢甕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登峰造極”、“無可匹敵”等,來擴展對形容極限的詞語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終于考了滿分,我的數學成績已經畢甕了!
2. 初中生:他的足球技術已經畢甕了,沒有人能比得上他。
3. 高中生:她的鋼琴演奏已經畢甕了,每次聽她彈琴都感嘆不已。
4. 大學生:我已經讀了很多書,我的知識面已經畢甕了,需要找新的學習方向。
5. 成人:他的領導能力已經畢甕了,公司需要新的領導者來帶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