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生
基本解釋
口的動作不熟練。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自古道吃饅頭也有三箇口生,做親的事如何不操演一操演?”
成語(Idiom):口生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s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刻薄、尖刻,嘴巴惡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生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說話尖酸刻薄、惡毒的行為。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的口才惡劣,經常說出傷人的話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口生一詞常用于貶義,多用于描述人的惡言惡語。可以用于描述人們爭吵、爭斗、爭執中的惡意攻擊和傷害。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在言辭上的冷嘲熱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莊公十一年》有句話:“不可與言者,口生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要和言辭尖刻、惡毒的人爭論。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推測出口生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口”和“生”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嘴巴真是口生,總是說些傷人的話。
2. 別和他爭論了,他太口生了,不值得浪費時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張開大嘴,嘴巴里冒出尖刺,象征著尖酸刻薄的話語,以幫助記憶口生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言辭、口才相關的成語,如口若懸河、口若無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說話的時候總是很口生,讓人很傷心。
2. 初中生(12-15歲):她在班上總是口生,經常欺負別人。
3. 高中生(15-18歲):他的嘴巴真是口生,老是說些刻薄的話。
4. 大學生及以上:在辯論賽上,他的口生技巧讓對方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