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搖尾乞憐
發音(Pronunciation):yáo wěi qǐ l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出于卑微地位或無助的人,為了獲得同情或幫助而卑躬屈膝地討好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搖尾乞憐是由“搖尾”和“乞憐”兩個詞組成的。搖尾指的是動物在示好或懇求時搖動尾巴,而乞憐則表示懇求或討好他人。搖尾乞憐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在處于困境或弱勢時,為了得到同情或幫助而采取討好他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某人為了得到他人的關注、同情或幫助而不擇手段,甚至屈尊下賤的行為。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人過分依賴他人、缺乏自尊自愛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搖尾乞憐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癩蛤蟆因為長相丑陋,而不斷地搖動尾巴向別人乞求同情和幫助。這個故事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在困境中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地討好他人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搖尾乞憐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搖尾”是動詞短語,表示搖動尾巴的動作,“乞憐”是動詞短語,表示懇求或討好他人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搖尾乞憐,希望得到晉升的機會。
2. 那個小孩為了得到玩具,不停地搖尾乞憐地看著父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搖尾乞憐”與動物的行為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像動物一樣搖動尾巴,卑躬屈膝地討好他人的情景,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卑躬屈膝、討好他人相關的成語,如卑躬屈膝、巴結逢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為了得到同學們的關注,不停地搖尾乞憐地給大家表演魔術。
2. 初中生:為了在班級中獲得認可,小紅經常搖尾乞憐地幫助同學們做作業。
3. 高中生:為了獲得老師的好評,小玲在課堂上搖尾乞憐地回答問題,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