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慢
成語(Idiom):惰慢
發音(Pronunciation):duò m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懶散、不積極、不努力的態度或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惰慢是由“惰”和“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惰指懶散、不勤奮;慢指行動遲緩、不積極。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做事不積極、不努力,缺乏進取心和責任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批評或警示那些不勤奮、不積極的人。可以用來形容工作懶散、學習不努力、生活懶散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有一則故事。董仲舒是漢代著名的儒家學者,他一次到山中講學,途中遇到一位老農,問他為什么不早點到。老農回答說:“我走得很慢,所以才晚到。”董仲舒聽后感嘆說:“惰而不進,慢而無功。”從此,惰慢成為了一個常用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惰慢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工作總是惰慢散漫,不能按時完成任務。
2. 這個學生惰慢無為,從來不主動參加課堂活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惰慢”與“懶散、不積極”等詞語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查閱相關的詞典、語文教材或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進一步了解“惰慢”的用法和相關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學習態度惰慢,不認真聽講。
2. 初中生:他惰慢的行動讓他錯過了很多機會。
3. 高中生:她對待考試的態度惰慢,沒有好好復習。
4. 大學生:他惰慢的生活方式導致他無法適應大學的學習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