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邑
成語(Idiom):稅邑
發音(Pronunciation):shuì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負有重大責任的職位或角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稅邑源自《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的故事。故事中,主父偃被封為平津侯,他對自己的職責非常重視,以至于每天都擔心憂慮,無法安心享受封地的榮華富貴。他的朋友問他為什么如此憂慮,他回答說:“平津侯是國家的重要職位,如同負責管理稅收的邑吏一樣,責任重大,我不敢掉以輕心。”從此,"稅邑"成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擔負重大責任的職位或角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擔任管理重要事務、負有重大責任的職位或角色,也可以用來形容對自己的責任心和擔當有著高度關注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公司的總經理,他肩負著稅邑的重任。
2. 擔任政府部門領導,意味著要承擔稅邑的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稅邑”聯想為一個重要的職位,想象自己肩負著管理稅收的重大責任,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官職體系和政治制度,了解稅收的重要性以及與之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當班長,因為班長是班級的稅邑,要負責管理大家的紀律。
2. 初中生:老師讓我擔任班委會主任,這是一個稅邑的職位,我要好好履行我的責任。
3. 高中生:我想將來當一名醫生,因為醫生是社會的稅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4. 大學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擔任企業的高級經理,這樣我就能肩負起稅邑的責任,為公司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