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促
成語(Idiom):惻促(cè cù)
發音(Pronunciation):cè c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內心感受到悲痛或痛苦而憂慮不安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惻促一詞由“惻”和“促”兩個字組成。“惻”表示悲傷、痛苦的情感,“促”表示急迫、焦慮的狀態。惻促形容內心深感悲痛而焦慮不安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惻促常用于形容人們在面對悲傷、痛苦的時候內心的焦慮和不安。例如,當聽到親人去世的消息時,人們會感到惻促不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莊子和他的朋友齊伯牛一起去喪事現場的情景。莊子在途中看見一個婦人哭泣,他感到惻隱之情,內心十分憂慮。后來,莊子的朋友問他為何如此憂慮,莊子回答說:“我見到那個婦人哭泣,內心感到惻促不安。”從此,惻促一詞被用來形容人在面對悲痛時內心的焦慮和不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惻促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表示主語的內心感受到悲痛而焦慮不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聽到朋友生病的消息,她感到惻促不安。
2. 在面對災難時,他的內心充滿了惻促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惻促”與悲傷、焦慮的情緒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面對悲痛時內心的不安和憂慮的樣子,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悲傷、痛苦相關的成語,如“感同身受”、“憂心忡忡”等,以擴展對情感表達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聽到老師說要換座位,他感到惻促不安。
2. 初中生:在考試前幾天,她的內心充滿了惻促之情。
3. 高中生:看到新聞報道的災難,他感到惻促不已。
4. 大學生:失戀后,她的內心充滿了惻促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