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螘
基本解釋
白蟻。《爾雅·釋蟲》:“螱,飛螘。”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二·蟻》:“白蟻,即蟻之白者,一名螱,一名飛螘。”
成語(Idiom):飛螘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y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飛得非常快,速度極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飛螘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飛指飛行,螘指一種昆蟲。飛螘的意思是昆蟲飛得很快,形容速度極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某人或某物的速度非常快,比如飛螘般的速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飛螘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螘(音yǐ,一種昆蟲),它的速度非常快,可以飛行。因此,人們用“飛螘”來形容速度非常快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飛螘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飛”和“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跑得飛螘一樣,幾乎追不上他。
2. 這架飛機飛得飛螘一樣,只用了幾個小時就到達了目的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只昆蟲飛得非常快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自己在空中飛行,速度極快,就像飛螘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更多與速度相關的成語,比如“如飛一般”、“疾風迅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小明跑得飛螘一樣,一下子就到了終點。
2. 初中生(13-15歲):這輛新款跑車的速度飛螘,幾秒鐘就能達到百公里。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創新項目進展飛螘,很快就獲得了投資。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助你全面學習和理解“飛螘”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