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桴
基本解釋
土制的鼓槌。古樂器。《舊唐書·太宗紀下》:“木馬涂車,土桴葦籥,事合古典,不為時用。”
成語(Idiom):土桴(tǔ bù)
發音(Pronunciation):tǔ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淺薄、見識狹隘,不懂世故、缺乏經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桴是由“土”和“桴”兩個字組成的,其中,“土”表示土地、土質,引申為平常、普通的意思;“桴”是指狹小的木板。合在一起,表示人的才能、見識等方面表現得平凡、淺薄,不具備深厚的修養和廣博的知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見識或才能不高,缺乏經驗和學識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眼界狹窄、不善于思考和接受新事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李膺傳》中有一則故事。李膺是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官員,在一次宴會上,他問一個賓客:“你見過桴子嗎?”賓客回答:“見過。”李膺接著問:“你見過土桴嗎?”賓客回答:“沒有見過。”李膺解釋道:“桴子是用來制作大門的橫木,而土桴則是用來制作小門的橫木。你只見過桴子,卻沒有見過土桴,說明你的見識很淺薄。”從此,土桴成為形容才能淺薄、見識狹隘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名詞“土桴”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年輕有為,但是還是個土桴,缺乏世故經驗。
2. 這個人才不錯,不像其他人那樣是個土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類比和聯想來記憶成語“土桴”。可以想象一個桴子,它是平凡、普通的木板,再想象一個土桴,它是更加狹小、平凡的木板,表示一個人的才能、見識等方面表現得平凡、淺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見識和才能。
2. 多與有經驗的人交流,向他們學習經驗和知識。
3. 閱讀豐富多樣的書籍,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雖然是個土桴,但是他很努力。
初中生:他的見識很狹隘,真是個土桴。
高中生:不要成為一個土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識和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