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lìng qǐ lú zào ㄌㄧㄥˋ ㄑㄧˇ ㄌㄨˊ ㄗㄠˋ另起爐灶(另起爐竈)
◎ 另起爐灶 lìngqǐ-lúzào
(1) [start all over again;make a fresh start;make new plans]
(2) 比喻從頭開始
重新再寫,另起爐灶吧
(3) 比喻不能維持現狀,另辟徯徑
另起爐灶另開張
詞語解釋
lìng qǐ lú zào ㄌㄧㄥˋ ㄑㄧˇ ㄌㄨˊ ㄗㄠˋ另起爐灶(另起爐竈)
(1).比喻重新做起。 魯迅 《準風月談·查舊帳》:“斬犯綁赴法場的時候,大叫道:‘過了二十年,又是一條好漢!’為了另起爐灶,從新做人,非經過二十年不可。真是麻煩得很。” 葉圣陶 《城中·病夫》:“心想如要另起爐灶,那是很費事的,況且編輯部所希望的就是這樣一本書。”
(2).比喻另立門戶;另搞一套。 陶行知 《中國師范教育建設論》:“中心學校的成立有兩種方式都可以行。一是另起爐灶來創設;二是找那虛心研究,熱心任事,成績昭著并富有普遍性之學校特約改造,立為中心學校。” 秦牧 《漫記端木蕻良》:“他在談自己的寫作計劃時,常提到續寫《紅樓夢》的事。即另起爐灶,揚棄 高鶚 的續寫本,另搞一個三十回的 端木蕻良 續寫本。”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另起爐灶
成語(Idiom):另起爐灶
發音(Pronunciation):lìng qǐ lú z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放棄原有的事物,重新開始或另謀發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放棄原有的環境或事業,另外重新開始或另找發展機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鼓勵人們在遇到挫折或困境時,勇敢地放棄過去的束縛,重新開始新的事業或尋找新的機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另起爐灶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叫季札的人,他在齊國做官時,因為得罪了一些人,被貶到了一個很偏遠的地方。季札在那里過著艱苦的生活,但他并沒有放棄,反而努力工作,最終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后來,他被調回齊國,但他卻選擇了留在那個偏遠的地方,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最終成為一位有名的官員。這個故事被人們引用,形成了“另起爐灶”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另起”、“爐灶”兩個詞組成,其中,“另起”表示重新開始,放棄原有的事物,“爐灶”表示爐灶,比喻事業或生活的根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工作多年,但因為與老板意見不合,決定另起爐灶。
2. 面對失敗,我們應該勇敢地另起爐灶,重新開始。
3. 雖然這個項目失敗了,但我相信只要另起爐灶,我們一定能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另起爐灶”的意思,將其比喻為重新點燃一爐火,重新開始。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冬天的寒夜里,重新點燃了爐火,取暖和烹飪,表示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另起爐灶”意思相關的成語,如“改弦更張”、“重整旗鼓”等,擴大自己的成語儲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游泳比賽中排名倒數第一,但我決定另起爐灶,努力訓練,爭取下次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雖然我在學校的演講比賽中失敗了,但我不會氣餒,我會另起爐灶,繼續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
3. 高中生:我在高考中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但我相信只要另起爐灶,通過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