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一
基本解釋
(1).十分之一。《商君書·算地》:“故為國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澤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惡田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史記·魏世家》:“ 魏成子 以食祿千鐘,什九在外,什一在內,是以東得 卜子夏 、 田子方 、 段干木 。”《明史·李應祥傳》:“賊先斷浮橋,士卒多溺死, 顯 及二子與焉。 元鎮 所部三萬人,不存什一。”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一則為從來名士,以詩賦見重者十之九,以詞曲相傳者,猶不及什一,蓋千百人一見者也。”
(2).古代賦稅制度,十分稅一,稱“什一”。《管子·治國》:“關市之租,府庫之徵,粟什一。”《穀梁傳·哀公十二年》:“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賦,非正也。” 范寧 注:“私得其什而官稅其一,故曰什一。”《孟子·滕文公上》:“ 夏后氏 五十而貢,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 趙岐 注:“民耕五十畝,貢上五畝;耕七十畝者,以七畝助公家耕;百畝者,徹取十畝以為賦。” 宋 蘇軾 《策別十五》:“三代之賦,以什一為輕。今之法本不至於什一而取,然天下嗷嗷然以賦斂為病者,豈其歲久而姦生、偏重而不均,以至於此歟!”
(3).以十博一。《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范蠡 ﹞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后因以“十一”泛指經商。 元 無名氏 《凍蘇秦》第一折:“小生姓 王 名 真 ,字 彥實 ,乃 弘農 人也。幼習儒業,頗識詩書;后從商賈,專趨什一。”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 玉翁 以其貧也,予錢十五貫,使營什一。”
成語(Idiom):什一
發音(Pronunciation):shén y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完全一致,沒有任何差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什一是由“什”和“一”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什”字本義為十全,表示完整無缺;“一”字表示一切、全部。什一合在一起,意味著事物完全相同、沒有任何差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什一常用于比喻事物完全一致,沒有任何差別。可以用來描述兩個人或事物完全相同、沒有區別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說法或觀點完全相同,沒有任何分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想要制作一只木雕鳥,他找來一位木匠,要求他制作一個與真鳥完全相同的木雕鳥。木匠制作了一只栩栩如生的木雕鳥,但是雕鳥的重量和真鳥不同,于是他又進行了調整。經過多次調整,最終木匠制作出了與真鳥完全一樣的木雕鳥。這個故事象征著事物完全相同、沒有任何差異的意思,成為了“什一”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什一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什”字是形容詞,表示完整無缺;“一”字是數量詞,表示全部、一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的衣服款式、顏色都什一樣,簡直就是兄弟倆。
2. 這兩個觀點什一樣,沒有任何分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什一”與“十全十美”進行聯想,兩者都表示完整無缺。也可以通過將“什一”與“一模一樣”進行聯想,兩者都表示完全相同、沒有任何差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什一”相似的成語,如“一模一樣”、“如出一轍”等,加深對形容事物完全相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們的玩具什一樣,都是一模一樣的。
2. 小學生:班級里的同學們的書包都什一樣,都是藍色的。
3. 初中生:這兩個觀點什一樣,沒有任何差別。
4. 高中生:這兩個論文的結論什一樣,都得出了相同的結果。
5. 大學生:這兩個公司的經營模式什一樣,都是以創新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