灝露
成語(Idiom):灝露
發音(Pronunciation):hào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光亮耀眼,晶瑩剔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灝露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灝意為光亮耀眼,露意為晶瑩剔透。灝露形容物體散發出明亮、清澈的光芒,給人以耀眼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灝露常用于形容寶石、珠寶、水晶等物體的光亮、透明的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美麗的眼睛、皮膚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灝露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無衣》一詩中:“無衣,無衣,黃繡為裳,于嗟乎,于嗟乎!灝灝其華,之子于歸。”其中的“灝灝其華”就是形容寶石的光亮耀眼。后來,灝露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灝露由兩個形容詞組成,表示物體的光亮、透明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眼睛灝露如星,格外迷人。
2. 這顆珠寶灝露奪目,價值連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灝露與光芒四溢的寶石、珠寶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可以想象寶石的燦爛光芒,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光亮、透明相關的成語,如“明亮如白晝”、“晶瑩剔透”、“光芒四溢”等,來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寶石灝露的光芒讓我眼前一亮。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眼睛灝露如水晶,美得讓人陶醉。
3. 高中生(16-18歲):這幅畫的色彩灝露奪目,給人一種神奇的感覺。
4. 大學生及以上:那座城市的夜景灝露如星,美得讓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