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
基本解釋
◎ 一分 yīfēn
[a bit;a little;a few;a share] 等于說“一點”、“一些”
減一分則喜。——清·袁枚《祭妹文》
增一分則憂。
英文翻譯
1.penny
詳細解釋
(1).整體分為若干分的一部分。《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 漢 王充 《論衡·解除》:“夫土地猶人之體也……則一宅之土,猶人一分之肉也。” 宋 真德秀 《問止于至善》:“知到十分精處,而行處有一分未密,亦未得為至善。”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 文王 在時,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 武王 伐 商 之時, 文王 若在,或者不致興兵,必然這一分亦來歸了 文王 。”
(2).一點兒;少量。 戰國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臣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宋史·道學傳一·邵雍》:“新法固嚴,能寬一分,則民受一分賜矣。”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醒世姻緣傳》第十二回:“許那 高四 的東西也一分不少,都悄地送了。” 魯迅 《熱風·隨感錄四十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1).猶言(所得的)一部分。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九:“有一大熊來,瞪視此人。人謂必以害己。良久,出藏果,分與諸子。末后作一分,置此人前。”《景德傳燈錄·普愿禪師》:“師曰:‘土地前更下一分飯。’”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望和尚慈悲為本,小生亦備錢五千,怎生帶得一分兒齋,追薦俺父母咱!”《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姑娘一進洞房,早看見擺滿一分妝奩。”
(2).一戶(人家)。 元 無名氏 《盆兒鬼》第一折:“俺這里方圓四十里,再無一分人家。”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二折:“自從與那一分人家打墻,鉋出一石槽金銀來,那主人家也不知道。” 魯迅 《集外集拾遺·幫忙文學與幫閑文學》:“ 明 末 清 初的時候,一分人家必有幫閑的東西存在的。”
成語(Idiom):一分
發音(Pronunciation):yī f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其微小的數量或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分是一個表示極其微小的數量或程度的成語。它常常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數量或程度非常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個成語也可用來形容某個人的能力或才華非常有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分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例如:
1. 形容某個物品的數量極少:他只擁有一分錢,買不起任何東西。
2. 形容某個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他的音樂才華只有一分,不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音樂家。
3. 強調某個事物的微小程度:他的關心只有一分,根本不在乎別人的感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一分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這個成語的意義和用法與“一寸光陰一寸金”頗為相似,都是強調時間或數量的微小和珍貴。可以說,一分這個成語的起源在于人們對微小和珍貴的共同認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貢獻只有一分,對整個項目的成功沒有太大影響。
2. 這個問題的難度只有一分,我們可以很快解決。
3. 他的成績只有一分之差,與第一名失之交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一分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與其他類似的成語進行對比記憶,例如“一寸光陰一寸金”。此外,可以將一分與微小的事物聯系起來,例如一分錢,一分音樂才華等,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數量和程度相關的成語,例如“一絲不茍”、“一毛不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只有一分錢,買不到糖果。
2. 初中生:他的數學成績只有一分之差,與第一名差不多。
3. 高中生:這個問題的難度只有一分,我們可以迅速解決。
4. 大學生:他的英語水平只有一分,無法應對國際交流。
5. 成人:她的關心只有一分,從不關心別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