恂慄
成語(Idiom):恂慄
發音(Pronunciation):xún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恐懼、害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恂慄是一個形容詞,表示極度恐懼或害怕的狀態。它常用來形容人在面對可怕的事物或情況時的內心感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恂慄一詞多用于文學作品、影視劇等藝術形式中,用以形容人物在面對恐怖、可怕的情景或事物時的心理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面對重大挑戰或困難時感到的恐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恂慄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的故事。故事中,主父列是秦始皇的臣子,他因為害怕秦始皇的殘暴而常常恐懼不安。他的朋友勸他說:“人怕惡虎,惡虎有牙有爪,而秦始皇只是一個人,又怎么會傷害到你呢?”主父列聽后恍然大悟,感到自己的恐懼是多余的,從此恢復了信心。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恂慄”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恂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恂”是形容詞,表示害怕、恐懼;“慄”是形容詞,表示戰栗、發抖。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極度恐懼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她看到那只巨大的蜘蛛時,她不禁恂慄起來。
2. 面對未知的挑戰,他感到恂慄,但還是勇敢地迎接了挑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恂慄這個成語,可以將其與“心力”聯想在一起。想象一個人在面對恐怖的情景時,內心感到恂慄,心力俱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恂慄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恐懼、害怕相關的成語,如“戰戰兢兢”、“驚慌失措”等,以擴展你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看到那只大蜘蛛爬過來時,我感到恂慄,大聲尖叫起來。
2. 初中生:在考試前,我總是感到恂慄,害怕考不好。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很多學生會感到恂慄,但我們要保持冷靜和信心。
希望這個關于“恂慄”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