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磔
成語(Idiom):槁磔(gǎo zhé)
發音(Pronunciation):gǎo z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堅強不屈,堅韌不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槁磔是由“槁”和“磔”兩個字組成的,其中,“槁”是指樹干枯槁、沒有生機,“磔”是指將人吊起來處死。成語槁磔比喻人在困境中經受痛苦的折磨,卻依然堅韌不拔,不屈不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槁磔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經歷了重大挫折或困境,卻能夠毫不氣餒,勇往直前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槁磔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襄公十五年》。故事中,齊國的大夫子貢被囚禁在獄中,受盡了各種折磨。然而,子貢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撓,最終得到了釋放。因此,人們用“槁磔”來形容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槁磔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歷了很多困難,但始終保持槁磔的精神。
2. 在困境中,他展現出了槁磔的意志和毅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槁磔”這個成語與堅韌不拔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枯萎的樹干上掛著一個人,這個人雖然面臨死亡的威脅,但仍然堅定地面對困境,表現出槁磔的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等,來加深對堅韌不拔精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雖然小明在比賽中輸了,但他展現出了槁磔的態度,決心下次努力爭取勝利。
2. 初中生:盡管學習很困難,但小紅堅持每天努力學習,她的槁磔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他沒有放棄,而是堅持努力備考,展現出了槁磔的氣質。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他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他始終保持槁磔的信念,最終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