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受
基本解釋
(1).傳述與承受。謂教與學兩方。《漢書·儒林傳序》:“及 秦 禁學,《易》為筮卜之書,獨不禁,故傳受者不絶也。” 三國 魏 何晏 《<論語集解>敘》:“前世傳受師説,雖有異同,不為訓解。” 邢昺 疏:“上教下曰‘傳’,下承上曰‘受’。”
(2).謂向他人學習。《后漢書·朱穆傳》:“ 穆 每事不逮,所好唯學,傳受於師,時有可試。”《隋書·萬寶常傳》:“ 蘇威 因詰 寶常 :所為何所傳受?”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離開了 長安 以后,他索性認真地傳受了《道箓》。”
(3).指教授他人。 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 羅公遠 多祕術,最善隱形,上就, 公遠 雖傳受,不肯盡其要。”
成語(Idiom):傳受(chuán shòu)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s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遞、傳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受是一個表示傳遞、傳承的成語。它指的是一種信息、技能、傳統或價值觀念的傳遞和延續。它強調了信息或價值觀念從一代傳到另一代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傳受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傳統文化、道德觀念、技能或知識的傳承。它可以用來表達對于傳統文化的尊重和重視,強調了傳統的價值和作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受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強調了對于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傳承和發揚。該成語體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傳”表示傳遞,傳承,“受”表示接受,繼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珍惜傳受下來的傳統文化。
2. 這個技藝已經傳受了幾代人,我們要繼續傳承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傳受”與傳統文化、技藝的傳承聯系起來,形成關聯記憶。也可以將“傳”字與傳遞、傳播聯系起來,將“受”字與接受、繼承聯系起來,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儒家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一步探索傳受這個成語的意義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將來能夠傳受爸爸媽媽的智慧。
2. 初中生:我們要傳受并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 高中生: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傳受,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4. 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傳受并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