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徐
成語(Idiom):遲徐
發音(Pronunciation):chí x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動緩慢、不急躁的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遲徐形容行動或態度慢慢的、不急躁的樣子。多用來形容做事不操之過急,穩重從容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遲徐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態度和做事風格。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做事謹慎、不急躁,注重穩定和安全。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需要耐心等待的情況,如等待機會、等待時機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一年》:“遲遲徐徐,如臨深淵。”這句話出自《左傳》,原文中的“遲遲徐徐”形容人行動慢慢的樣子,意思是做事要謹慎,不可輕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形容詞組成,表示一種行動的特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遲徐,從不操之過急。
2.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需要學會遲徐,保持內心的平靜。
3. 他的步伐遲徐,但每一步都非常穩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遲徐”與“慢慢”、“穩重”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遲徐”相關的成語,如“遲疑不決”、“徐圖漸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遲徐地走進教室,不像其他同學那樣急急忙忙。
2. 初中生(14歲):在考試時,我會遲徐地閱讀題目,確保不會出錯。
3. 高中生(17歲):他遲徐地思考了一會兒,然后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4. 大學生(20歲):在選擇專業時,我會遲徐地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以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