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
基本解釋
◎ 一覽 yīlǎn
[general view;bird's-eye view] 用圖表或簡明的文字做成的關于概況的說明(多用做書名)
“北京名勝古跡一覽”
英文翻譯
1.general survey; bird's-eye view
詳細解釋
(1).一看;閱讀一遍。《后漢書·禰衡傳》:“吾雖一覽,猶能識之,唯其中石缺二字為不明耳。”《新唐書·蘇颋傳》:“ 頲 字 廷碩 ,弱敏悟,一覽至千言,輒覆誦。”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今始擇其上乘者:古體則標其題,近體則摘其句。閲者可一覽瞭如矣。” 郭紹虞 《中國文學批評史》七七:“必須在文辭的組織上有可以代替標點符號的作用,有可以代替分段分行寫的作用,始能使人一覽了然。”
(2).舉目縱觀。 唐 杜甫 《望岳》詩:“會當凌絶頂,一覽眾山小。” 宋 蘇軾 《自清平鎮游樓觀》詩:“此臺一覽 秦 川小,不待傳經意已空。” 沙汀 《憶賀龍》三四:“依照 賀龍 同志的意思,這樣捷便得多,而且可以一覽初春的北方原野。”
(3).用圖表或簡明文字寫成的關于概況的說明,多用作書名。如:《北京名勝古跡一覽》、《世界各國主要經濟情況一覽》。
成語(Idiom):一覽
發音(Pronunciation):yí l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全部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一眼就能看清楚全部的事物或情況,不需要再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深入了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描述某個事物或情況非常清晰明了,沒有任何疑惑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對某個事物或情況有全面的了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位官員。這位官員在一次巡視時,站在高處俯瞰,一眼就能看到所有的景色和事物,因此他對所見的一切了如指掌。后來,人們就用“一覽”來形容這種清晰明了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一”和“覽”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這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一覽無余。
2. 他對這個項目的計劃非常清楚,可以說是對每個細節都一覽無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高處,一眼就能看到所有的事物,這樣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一覽”相關的成語,例如“一目了然”、“一目十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從山頂上可以一覽整個村莊的美景。
2. 中學生:通過這次實地考察,我們可以一覽這個城市的發展變化。
3. 大學生:這份報告詳細地分析了市場情況,讓我們一覽行業的整體狀況。
4. 成年人:他對這個項目的計劃非常清晰,可以說是對每個細節都一覽無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