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公助
基本解釋
人民興辦,政府補助。《解放日報》1944.7.9:“這次合作社聯席會及其決議……規定組織群眾生產和貫徹民辦公助為今后合作社的基本方針。”如:農村中小學繼續貫徹民辦公助的原則。
成語(Idiom):民辦公助
發音(Pronunciation):mín bàn gōng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民間自發的公益行為,表示人民自發地互相幫助、共同努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民辦公助由“民辦”和“公助”兩個詞組成。其中,“民辦”指的是由民間自發組織、非政府機構或個人進行的活動;“公助”表示公共事務的援助和幫助。整個成語意味著人們自發地參與公益事業,共同努力,互相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自發組織的慈善活動、志愿者服務、社區互助等情境。也可以用來表達人們相互扶持、共同奮斗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該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農村社區。在農村社區中,人們常常通過自發組織的方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種互助行為被稱為“民辦公助”,后來逐漸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自愿參與公共事務并互相幫助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詞組成,第一個詞是“民辦”,第二個詞是“公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社區里的居民經常組織民辦公助活動,幫助貧困家庭度過難關。
2. 在自然災害面前,人們紛紛展開了一場民辦公助的行動,為受災地區提供援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民辦公助”拆分成“民辦”和“公助”兩個詞,分別記憶它們的意思。同時,可以通過與慈善、志愿者服務等相關的場景進行聯想,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慈善事業、志愿者服務等方面的知識,可以進一步理解和應用“民辦公助”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可以通過參加民辦公助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 初中生:社區里的居民經常組織民辦公助活動,為貧困家庭提供幫助。
3. 高中生:在自然災害面前,人們紛紛參與民辦公助,為受災地區提供援助。
4. 大學生:志愿者們積極參與民辦公助,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