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祿
基本解釋
厚祿。《國語·魯語上》:“ 苦成氏 有三亡:少德而多寵,位下而欲上政,無大功而欲大祿,皆怨府也。”《禮記·表記》:“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 鄭玄 注:“言臣受祿各用其德也。”
成語(Idiom):大祿
發音(Pronunciation):dà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職位高、待遇優厚,享受榮華富貴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祿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大”和“祿”兩個字組成。其中,“大”表示程度之高,“祿”表示官員的俸祿待遇。大祿形容官員的地位高、工資豐厚,生活富足,享受榮華富貴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祿一詞常用于形容官員的待遇優厚,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地位高、收入豐厚,生活富裕。這個成語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的羨慕、嫉妒或贊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祿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四年》中,描述的是魯國的大夫季札的待遇。季札在魯國擔任重要職位,享受著豐厚的俸祿待遇,生活富足。后來,“大祿”逐漸成為形容官員地位高、待遇優厚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當上了部門經理,從此過上了大祿的生活。
2. 這位演員憑借出色的演技,贏得了大祿的待遇。
3. 年輕人在創業的道路上,不僅追求大祿,更要追求實現自己的夢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大祿”與“大陸”的發音相似,通過這個聯想來記憶其含義。同時,可以想象一個官員坐在高大的寶座上,享受著富貴的生活,從而記憶“大祿”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官員俸祿制度,以及中國古代的官員等級制度。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官員身份和待遇相關的成語,如“金榜題名”、“錦衣玉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將來考上大學,找到好工作就能過上大祿的生活。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科學家,為國家做出貢獻,并享受大祿的待遇。
3. 高中生:我要努力學習,將來考上名牌大學,爭取有機會擁有大祿的生活。
4. 大學生:我希望能夠創業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并過上大祿的生活。
5. 成人: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爭取在職場上獲得大祿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