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鐙
成語(Idiom):糠鐙(kāng dèng)
發音(Pronunciation):kāng d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以貧窮、低微的身份擔當重要職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糠鐙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糠指的是谷物的外殼,鐙指的是鞍子下的木架。糠是一種貧窮、低微的象征,而鐙是一種負重的工具。糠鐙的含義是指一個貧窮、低微的人被委以重任,承擔重要的職務或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糠鐙常用于形容一個地位低微、身份卑賤的人被提拔或委以重任的情況。它可以用來贊美那些在困境中嶄露頭角、勇于擔當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地位顯赫卻不負責任、不肯承擔責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糠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衛國的將軍樂羊因為戰功卓著,被封為驃騎將軍。當時,衛國的國君問樂羊:“你家里有多大的產業?”樂羊回答說:“只有糠鐙。”國君聽后大為驚訝,因為糠鐙是家徒四壁、貧窮之象征,卻能有如此戰績。于是國君更加器重樂羊,委以重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糠鐙是一個固定的成語,由兩個獨立的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出身貧寒,卻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成為了公司的總經理,真是糠鐙之才。
2. 那個年輕人雖然地位低微,但他勇于擔當,被提拔為項目經理,真是糠鐙之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貧窮的人騎在糠鐙上,擔負起重要的職務,表現出了他的能力和才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貧窮、低微身份有關的成語,如“窮酸”、“卑微”等,來擴展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雖然是個學生,但在班級里擔任了班長的職務,真是糠鐙之才。
初中生:盡管她家境貧寒,但她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華,成為了學校的學生會主席,真是糠鐙之選。
高中生:他出身貧寒,但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努力,考上了一所名校,成為了學霸,真是糠鐙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