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頌
成語(Idiom):蒙頌 (méng sòng)
發音(Pronunciation):méng s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受到贊美和歌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受到他人贊美和歌頌,多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備受贊揚和崇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或某個方面的成就非常卓越,備受贊揚和贊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蒙頌”最早出現在《史記·孔子世家》中。當時,孔子的弟子曾向孔子問道:“君子之道,蒙(盛)頌(頌揚)于天下,何如?”孔子回答說:“君子之道,蒙頌于天下者,何可言也?”從此,成語“蒙頌”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受到贊美和歌頌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蒙 + 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樂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備受蒙頌。
2. 這位科學家因為他的貢獻而蒙受到了全世界的頌揚。
3. 她的演技非常出色,每次演出都受到觀眾的蒙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蒙頌”聯想為一個人被人們圍繞著,向他歌頌和贊美,表示他受到了廣泛的贊賞和崇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贊美和崇拜相關的成語,如“受人欽佩”、“備受推崇”等,以豐富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夸獎了我,我感到非常蒙頌。
2. 初中生:他的優秀成績讓他在同學中備受蒙頌。
3. 高中生:這位運動員的出色表現讓他在全國范圍內蒙受到了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