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議
成語(Idiom):動議
發音(Pronunciation):dòng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動的意向、計劃或決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動議是由“動”和“議”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動,表示行動、活動;議,表示商議、討論。動議指行動的意向、計劃或決策,多指集體行動的計劃或提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動議常用于形容團體、組織或機構中的決策、計劃、提議等活動。可以用于政府會議、企業策劃、學校教育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動議最早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今日動議,不可不慎。”這句話是指在做決策或計劃時要慎重考慮,不可草率行事。后來,動議逐漸演變為表示集體行動的計劃或提議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議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固定搭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會議上通過了一項重要的動議,決定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2. 學生們共同提出了一個動議,希望學校增加更多的課外活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動議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會議室中舉手發言,提出了一個動議,代表著他有一個行動的意向或計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動議相關的成語,如“提議”、“決議”、“行動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明天我們可以動議一起去公園玩嗎?
2. 初中生:我建議班級組織一次義務勞動,大家一起動議清理學校周圍的垃圾。
3. 高中生:我們班級的動議是組織一次文化交流活動,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