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夷
成語(Idiom):嘔夷(ōu yí)
發音(Pronunciation):ōu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吐出心中的怨憤和不滿,表達對社會不公、道德敗壞等現象的強烈譴責和不滿情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嘔夷一詞出自《莊子·外物》:“嘔夷而心不懼,是謂嘔夷。”意思是說,吐出內心的不滿,心中卻不畏懼,這才是真正的嘔夷。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對社會不公、道德敗壞等現象的強烈譴責和不滿情緒,同時也強調了要敢于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反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嘔夷一詞通常用于描述對社會不公、道德敗壞等現象的強烈譴責和不滿情緒。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如社會評論、新聞報道、演講辯論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嘔夷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莊子哲學。莊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他提出了一種超然物外的思想,主張人們應該超越社會的束縛,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平靜。嘔夷這個成語正是莊子哲學的一種表達,意在告誡人們要敢于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反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嘔夷屬于四字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社會的不公感到非常憤慨,嘔夷之情溢于言表。
2. 這個故事嘔夷了社會上的道德淪喪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嘔夷”理解為“吐出不滿”,并將其與莊子哲學的思想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面對社會不公和道德敗壞時,內心充滿了不滿和憤怒,最終將這些不滿吐了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莊子哲學和其他相關的成語,如“守株待兔”、“杞人憂天”等,以豐富對中國文化和語言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10歲):我對班級不公平分配座位的事情很不滿,我嘔夷地向老師表達了我的想法。
2. 初中生(年齡:14歲):我看到社會上很多不公正的現象,心中充滿了嘔夷之情。
3. 高中生(年齡:17歲):我在辯論賽上談到了社會上的道德敗壞問題,并用嘔夷來表達我的不滿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