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耙
基本解釋
◎ 打耙 dǎpá
(1) [change one's mind] 〈方〉∶反悔變卦
(2) [rake]∶田犁過后用耙將土塊破碎弄勻
成語(Idiom):打耙
發音(Pronunciation):dǎ p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批評或責備別人的過程或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打耙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打指批評、責備,耙指耙子,用來清理雜草或翻土。打耙的意思是指用言辭或行為批評或責備別人,類似于打擊、打擊面子等含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打耙常用于形容批評、責備別人的行為,可以用于各種場合。例如,工作場合上,當同事或上級對你的工作不滿意時,你可以說:“他老是打耙,從來不肯表揚一下我的工作。”在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批評時,也可以使用打耙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打耙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劉惔傳》中,原文是“任其打耙”。劉惔是東晉時期的一位文學家,他在一次宴會上,因為酒宴上的樂曲不如意,對主人進行了批評。這個成語就是出自這個故事,形容劉惔對主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打耙屬于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打”,賓語是“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老是打耙,從來不肯表揚一下我的工作。
2. 她打耙批評了我的服裝選擇,讓我很難過。
3. 老師打耙了他的作業,指出了很多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田地里用耙子清理雜草,而批評或責備別人就像是用耙子打擊別人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和批評、責備相關的成語,如打擊面子、打擊自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打耙了我的作業,告訴我哪里寫錯了。
2. 初中生:我媽媽總是打耙我不好好學習,讓我感到很壓力。
3. 高中生:老師打耙了我的論文,指出了我需要改進的地方。
4. 大學生:我的室友總是打耙我不愛干家務,讓我覺得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