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膚
基本解釋
(1).即石耳。體呈扁平圓形,固著于石面,多產于懸崖石壁上,可供食用和藥用。 漢 枚乘 《七發》:“肥狗之和,冒以山膚。” 宋 梅堯臣 《送王屋知縣孫秘丞》詩:“山膚有時得虞獵,不比彘肉烹連毛。” 清 方以智 《通雅·飲食》:“或曰,山膚,石耳之類。”
(2).指山產的美味食品。參見“ 山膚水豢 ”。
(3).山的表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二》:“從其內穿隙透竅,多有旁穴,上引天光,外逗云影,知其東透山膚甚薄,第穴小竇懸,不容人跡,漫為出入耳。” 清 汪洪度 《黃山領要錄·黃山》:“山膚剝盡,而骨僅存。” 郭沫若 《井岡山巡禮》詩:“樹下每每無寸草,山膚只剩赤條條。”
成語(Idiom):山膚(shān fū)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f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皮膚黝黑如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膚是指人的皮膚黑得像山一樣。這個成語形容人的皮膚曬黑,顏色深沉,如同山體一樣。它常用來形容人在戶外工作或長時間接觸陽光后皮膚變黑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膚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的皮膚曬黑,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例如:
1. 我們經過幾天的野外拓展訓練,大家的臉都曬得像山膚一樣。
2. 這位農民工每天在田里勞作,皮膚曬得跟山膚一樣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山膚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冉求的農民,他每天辛勤地勞作在田地里,陽光曬得他的皮膚變得非常黑。他的皮膚黑得像山一樣,因此人們就用“山膚”來形容他的皮膚顏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山膚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農民工的皮膚曬得像山膚一樣黑。
2. 我們在戶外活動了一整天,臉都曬得像山膚一樣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冉求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冉求每天辛勤勞作在田地里,陽光曬得他的皮膚變得非常黑,就像山一樣,這樣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皮膚顏色相關的成語,例如“面如土色”、“白皮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夏天我每天游泳,皮膚曬得像山膚一樣黑。
2. 初中生:我參加了戶外夏令營,皮膚曬得像山膚一樣黑,但是心情非常愉快。
3. 高中生:考完高考后,我去海邊度假,皮膚曬得像山膚一樣黑,但是心情非常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