懈息
成語(Idiom):懈息(xiè xī)
發音(Pronunciation):xiè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松懈,放松,不再努力,不再用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懈息是由“懈”和“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懈”意為放松、松懈,不再堅持努力,“息”意為停止、休息。合在一起,懈息形容一個人不再堅持努力,變得懶散松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懈息一詞多用于形容個人或集體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放松了努力,不再用心,導致效果不佳。常用于批評或警示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懈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上》中。據說,古代人在進行卜筮時,如果沒有專心致志,心思松懈,就無法得到準確的答案。因此,懈息一詞逐漸形成,用來形容人們在卜筮或其他事務中心思不集中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懈息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學習成績不佳,原因是懈息了。
2. 這個團隊在項目中懈息了,導致進展緩慢。
3. 我們不能因為取得了一點成績就懈息下來,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懈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工作或學習中,坐在椅子上松懈下來,不再努力。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懈怠、松散等,來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放學后,我感到有些懈息,不想再做作業了。
2. 初中生:考試結束后,同學們都有些懈息,不再努力學習了。
3. 高中生:進入高三后,我感到有些懈息,需要重新調整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