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事
基本解釋
(1).謂上天對人事的反映。《左傳·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舊布新也。天事恒象。”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逮白虹貫日,太白入昴,寒谷生黍,崩城隕霜之類,皆發自人情而遠形天事。”
(2).泛指自然現象。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上·三川震》:“且所謂者天事乎?抑人事乎?”
成語(Idiom):天事 (tiān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天意安排的事情,指不可預測、不可控制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事是由“天”和“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在古代,人們認為天是至高無上的存在,能夠決定一切事物的發展。因此,天事指的是由天意決定的事情,無法被人為干預或預測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事常用于形容一些突發事件或意外情況,強調人們無法掌控或預測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天事來描述一些超出我們能力范圍的事情,例如自然災害、命運的安排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運》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農夫的故事。這個農夫種的是黃瓜,但一天他發現他種的黃瓜卻長成了葫蘆。他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去請教莊子。莊子告訴他,這是天意安排的事情,是無法改變的。這個故事成為了天事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天”、“事”兩個字組成,沒有其他的修飾詞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的事故是天事,我們無法預測和避免。
2. 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天事安排的結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天”字的上半部分類似“一”的形狀來幫助記憶,表示天意無法預測和控制的特性;而“事”字則表示具體的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命觀念以及其他與天相關的成語,如天下無敵、天羅地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昨天的大雨是天事,我們沒有上課。
2. 初中生:考試突然取消了,真是個天事。
3. 高中生:他突然離開公司,真是個天事,讓我們措手不及。
4. 大學生:天事不可知,我們只能順應變化。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