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碌
基本解釋
(1).一滾;一轉。形容動作靈活迅速。 明 葉憲祖 《北邙說法》:“跳不出業窠團,躲不迭甜冤對,便上非想天,一骨碌到底,人我纏綿沒了期。”《醒世姻緣傳》第十七回:“ 晁源 一骨碌跳將下來,自己把那一包銀子,用力強提到 晁夫人 面前。”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小柱兒 回頭望望他的祖母,彷彿發楞;待 陳奶媽 放開手,他驀地撲在地上磕了一個頭,一骨碌就起來。” 王愿堅 《媽媽》:“說著,他眼珠一骨碌,一大滴眼淚流下來。”
(2).一大捧。《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只見人家屋簷頭,一箇人舒角幞頭,緋袍角帶,抱著一骨碌文字,低聲叫道:‘ 迎兒 ,我是你先的押司。’”
成語(Idiom):一骨碌(yī gǔ lù)
發音(Pronunciation):yī gǔ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連續一下子完成一件事情或連續一下子發生多個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骨碌形容事情連續迅速地完成或發生。這個成語中的“一”表示連續的意思,而“骨碌”則表示迅速地滾動,形容事情迅速而連續地進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情迅速發生或連續完成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連續完成多項任務,或者形容一連串事件的迅速發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來自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位叫做王子宜的人,他非常勤奮努力,能夠連續不斷地完成任務。有一天,王子宜在田地里干活,一不小心把一大捆稻草從山上推下來,稻草一下子滾到了田地里,結果一骨碌就完成了。后來,人們就用“一骨碌”來形容事情連續迅速地完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一”、“骨”、“碌”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骨碌就把那堆雜物清理干凈了。
2. 她一骨碌把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
3. 昨天晚上,一骨碌就下了好幾場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人連續滾動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時間、速度相關的成語,如“一瞬間”、“一觸即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我一骨碌把作業都做完了。
2. 初中生:他一骨碌就跑完了全程馬拉松比賽。
3. 高中生:她一骨碌完成了所有的志愿者工作。
4. 大學生:我一骨碌把所有的論文都寫完了。
5. 成年人:他一骨碌解決了一連串的問題。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一骨碌”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