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省
基本解釋
(1).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齊 指集書省,為皇帝的侍從顧問機構。以散騎常侍為長官。《南齊書·百官志》:“自二衛、四軍、五校已下,謂之‘西省’;而散騎為‘東省’。”《南史·張瓌傳》:“ 齊 建元 元年,改封 平都侯 ,遷侍中,與侍中 沉文季 俱在門下…… 瓌 止朝服而已。時集書每兼門下,東省實多清貧,有不識 瓌 者,常呼為散騎。”
(2).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唐 指門下省,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政。 唐 杜甫 《紫宸殿退朝口號》:“宮中每出歸東省,會送夔龍集鳳池。” 仇兆鰲 注:“《雍録》:‘政事堂在東省,屬門下。’……公為拾遺時,政事堂已在中書。其自宮中退朝而歸東省者,以本省言也。”
(3).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宋 指秘書省。掌圖籍。 宋 楊萬里 有《早入東省殘月初上》詩。按, 楊 曾任秘書監。
(4). 清 代對 山東省 的省稱。《清會典·戶部·賑饑一》:“上年 東省 濟寧 等州縣衛成災地方,無論極次貧民,著各展賑一月。”
(5). 民國 時期對東三省的省稱。 魯迅 《偽自由書·從幽默到正經》:“但不幸 東省 淪陷,舉國騷然。”
成語(Idiom):東省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shě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東省指的是不把別人的事情放在心上,只管自己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東省源自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故事。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他曾經率領大軍與劉邦爭奪天下。在一次戰斗中,項羽的部下李信被敵軍圍困,情況危急。項羽卻沒有立即救援,而是坐在帳篷里飲酒賦詩。后來,李信成功突圍并問項羽為何不救援。項羽回答說:“我在東省。”意思是他只關心自己的事情,不管別人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東省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不關心別人的事情,只顧自己的事情。它常常用于批評那些只顧自己利益,不顧他人困境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東省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歷史上的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斗爭。項羽因為只顧自己的事情而被人批評,這個故事也就流傳開來,成為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東省是一個動詞短語,由“東”和“省”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東省別人的困難,從來不主動伸出援手。
2. 這個領導只知道東省自己的權益,對下屬的需求毫不關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東省”與“東邊省事”,表示只顧自己的事情,不管別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成語相關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和他一起玩,因為他總是東省我們的游戲規則。
2. 初中生:他是個自私的人,總是東省別人的困難。
3. 高中生:在團隊合作中,我們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要避免東省他人的需求。